English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天眼新闻丨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技术学到手 就业不再愁
发布时间:[2022-12-13] 作者:[] 来源:[天眼新闻 ] 访问:[]

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职业教育,越来越为更多人关注,也引起了诸多热议,为此,天眼新闻记者走进高校,探访“专业技能”实现就业的秘密。


“老师,我发工资了,9月份工资7503元。”这两天,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的一位同学将自己的工资单向老师汇报。当看到学生在实习期间拿到那么高的工资时,老师们很是欣慰。

都说就业难,薪酬低,但是这位实习生又是如何做的?让我们走进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产业)学院,一起去看看学生们是如何学到真正的一门技术,老师又是如何将一身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们。

实训室堪比汽车4S店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位于清镇市职教城,提及比亚迪应用技术(产业)学院,很多同行院校的老师会说,他们可是贵州第一家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院。

据了解,比亚迪应用技术(产业)学院依托省级“双高”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世界领先企业比亚迪建设,双方合作于2017年,现有在校学生600余人。产业学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核心,建设了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整车装配、检测、试测、维修等核心岗位的专业群,弥补了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前端教学支撑的空白。

走进比亚迪应用技术(产业)学院,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实训场地。实训场地一整排拉通,可以看到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汽车科普馆、国家职业教育汽车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汽车智能制造焊装实训中心等6个实训场地,面积达1万平米,投入实训设备达1480余万元。

走进实训室,记者看到,这里非常干净整洁,只见一部分学生正在听理论课,一部分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操,看上去同学们兴致高昂。

“这些新能源汽车都是比亚迪赠送给学校的。”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杨正荣透露道,比亚迪投入全系列新能源汽车11台建成的整车装配实训室,实训基地已经可以满足专业群基础课和专核心课程实训需要,对此,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车辆,学习到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知识。

师资实现双向互派


学院实训室是一亮点,那么,学院的师资队伍又是怎样的呢?

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杨正荣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贵州“四新四化”战略实施进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贵州“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支柱性、引领性产业,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103万,贵州人才缺口也将达到5万之多。

为了培养这方面人才,学院通过引入行业企业的文化、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校企双元育人,完善“2334”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同时,学院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深化特色产业专业群建设。也就是说,以真实工资案例导入为抓手,基于比亚迪丰富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装配、试验、检测、维修、维护典型工作案例,不断完善毕业生职业能力,优化模块化的“岗课赛证”的课程体系。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邀请到企业的工程师给学生们授课。”杨正荣告诉记者,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持续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结构化教师团队管理制度,形成“教学型”“科研型”“学习型”互补互助教师团队,建立“双师”培养工作站,持续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这两年,企业派出6名师资常驻学校,学校派出8名教师担任企业工程师,实现双向互派,教师团队获得2022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建成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汽车装配与调试》,开发了工作手册式教材2本。

学生就业率高达95%


“这里的老师很负责,对同学们都很好。”2020级新能源汽车技术(4)班的郑洋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喜欢汽车,在报考学校时毫不犹豫选择了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这个专业,在这两年的学习中,他收获颇多。

郑洋回忆说,这里的老师特别耐心,只要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老师可以陪着你一直实操到懂为止,有一次,他因为实操不停出现错误,而老师从下午一直陪他到晚上,直到他弄懂为止,通过这些事,他心里心默念着:“老师是真的想把自己所有的技能都教给我们,毫无保留的那种。”

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郑阳显得非常自信。他说,通过两年来的理论知识学习,再加上实操,现在的他肯定比汽车4S店的新员工强多了,不管是传统汽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遇到问题肯定能通过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去处理好。

针对学生们就业问题,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杨正荣同样信心满满。他说,每年毕业季前,学院都会到企业进行调研,在择优的情况下,再引进企业进入校园招聘,由于该学院学生不多,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前两天,我们就接到一位正在实习的学生发来消息,他9月份的实习工资高达7000余元,比我们老师的工资还高,我们真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杨正荣说,目前新能源技术人才缺口很大,只要他们学生想就业,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学院专业设置了对标贵州省新兴战略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我们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一,我们对毕业生的前景充满信心。”杨正荣说。